旺季不旺反涨潮:探究今年美国航运价格逆势飙升之谜——外贸视角揭秘

从上周起,马士基船、CMA、HMM等船公司纷纷宣布了针对2025年1月的运价调整计划,多条航线费率应声上调。船公司运价调整公告

据上海航运交易所12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攀升至2384.40点,较上期上涨5.7%。指数上涨的同时,各航线因供需基本面差异呈现分化趋势。欧洲航线、南美航线等部分航线价格略有下调,而北美航线运价则大幅上升。12月13日,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(包括海运及海运附加费)分别为4023美元/FEU和5494美元/FEU,较上期分别上涨21.6%和11.6%。上海港出口运价

然而,尽管旺季来临,运价上涨却难以持续。《第一财经》报道指出,全球货代巨头德迅大中华区总裁倪晓荣认为,由于春节前出货潮逐渐显现,市场需求增加,船公司推动美线(跨太平洋航线)运价上涨,美西航线涨幅尤为显著。美东航线因空班和需求增加,舱位紧张,已出现满载或甩柜情况,预计未来两周船公司装载率将保持高位,船公司已开始限制长约舱位。美国下任总统支持工会反对自动化,增加美东码头工人罢工风险,但“东货西流”现象尚未显现,关税2.0的威胁也将持续影响美国供应链格局。美国港口罢工风险

达飞集团旗下物流子公司CEVALogistics(宏鹰国际货运)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朱彦青表示,近期航运价处于波动和博弈期,美东港口罢工的可能性可能助推了本周运价上涨。上海航运交易所分析认为,四季度市场运价持续下跌,部分航商对订舱运价进行技术性宣涨,导致本周即期市场订舱价格大幅上涨。

那么,船公司主推的涨价趋势能否持续?朱彦青表示,通常12月是航运业的传统旺季,但今年旺季不旺。从需求端来看,年底至春节前的货运需求不如去年,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不少外贸制造企业处于观望中,尚未看到明显的出货量变化。上海航运交易所也指出,市场反映运力供求关系并未发生变化,运价大幅上涨难以获得实质性支撑。

浙江一家货代企业负责人表示,今年四季度以来船公司一直在尝试技术性上调价格,但并未成功,价格反而下降。汽车零部件和光伏等民营企业的出口大多在下降,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需求仍在增加,业务相对平稳。

根据海关数据,以美元计价,2024年11月货物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6.7%,相较于10月12.7%的同比增幅下降了6个百分点。11月货物贸易进口额同比下降3.9%,降幅较10月的2.3%进一步扩大。出口动能有所减弱是不争的事实。

美国大选结果落定带来的关税加征风险提升,以及我国对光伏、锂电池等品类出口退税下降等因素,引发市场反应。抢出订单成为不少外贸企业的短期应对策略。海关数据显示,11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8.0%,增速与上月的8.1%基本相当,高于我国单月整体出口的增幅1.3个百分点。

常州闻琪车辆部件厂负责人张鹏表示,受明年关税加征等风险加剧影响,他们短期选择提前备货,中长期而言,“谁在当地有货谁就能更快地抢占市场”,因此他们也加快了扩建海外仓的动作。

倪晓荣认为,美国新政府加征关税预期下,美国采购商囤货效应引发的“抢出口”因素,以及1月份美东码头罢工重启的风险,以及较早的中国农历新年假期,明年美线集运市场在短期内存在阶段性上涨行情,“美线运价预计下半月会有回落,但1月份会再次被推高”。

一家货运企业的负责人表示,美国加征关税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存在一个并不短的周期。即使美国下一任总统按期于明年1月20日入主白宫后明确提出关税政策,到实际落地也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,那么对于中企而言,出货周期也是足够的。因此,不少外贸制造企业还处于观望中,“真的要紧急抢出货,可能也会等他提出关税政策之后”。

倪晓荣提出,应理性客观看待加征关税对运价的影响,不宜过分夸大,还需考虑出口物流成本、海外仓储成本等具体市场因素。毕竟加征关税落地情况也存在不确定性。长远来看,影响运价的主要因素还是经济大环境和市场运力的供需平衡。近期拉美和欧洲航线需求仍维持不温不火态势,没有出现春节前较明显的出货高峰。由于船公司对于空班计划的管控,整体舱位仍较紧张,运价并无明显波动。

(本文来自第一财经)

打赏
蔡琳自曝试管生子经历:离婚4年后艰难成功
上一篇
刘大美人机场争执事件揭秘:网红背后的贱女人形象
下一篇
生成中...
真诚赞赏,手留余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