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规展业和保护客户合法权益已成为业务发展的核心考量。
随着全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普及,账户开立成为热议话题。然而,近期有关账户开立的投诉有所上升,反映出开户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。
专家指出,银行在追求开户指标的同时,必须将合规经营和客户权益保护置于业务发展的首位。实际上,在五部门将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时,就曾强调对违规行为的严肃处理。
“开户大战”中不规范行为再起波澜
12月12日,五部门发布《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》,自12月15日起,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。这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“开户热”。由于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唯一性,客户只能选择一家银行开立,且可在不同银行间变更,因此银行间的竞争尤为激烈。
银行一方面下达任务指标,另一方面通过营销奖励吸引开户,如提供开户缴存大礼包、微信立减金、京东E卡等。然而,随着开户量的增加,相关投诉也随之增多。
投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:一是客户被银行在不知情或非自愿的情况下开通养老金账户,包括强制或诱导开通;二是无法顺利注销账户;三是首开奖励未到账。
为整治开户乱象,上述《通知》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开展业务,对违规机构进行严肃处理。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,银行应调整展业思路,将合规经营和客户权益保护放在首位。
提升个人养老金的吸引力
自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》以来,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城市试点,并取得平稳发展。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拓展业务,账户开立和缴存成为重点。
数据显示,多家银行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量显著增长,养老金托管规模也大幅提升。然而,尽管开户量增加,缴存量却相对较低,反映出账户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足。
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,应优化个人养老金制度,包括降低税率、提高缴存上限,并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更多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产品,以提升账户的吸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