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螺旋实验室牧歌
编辑|坚果
从“雷碧”与“雪碧”的初代之争,到“新百伦领跑”与“新百伦”的反复较量,消费者在品牌辨识上经历了无数次“大家来找茬”。然而,在“名创优品miniso正品店”与“Miniso名创优品全球集合店”的事件中,谢蕾却意外地遭遇了仿冒的“滑铁卢”。
谢蕾被史迪奇公仔、chiikawa系列3D挂件等低价商品吸引,加上50+的好评返图和10.8万的店铺粉丝量,她毫不犹豫地购买了商品。但收货后,她发现娃娃与正版存在色差,分量也不足,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买到了仿品。
与谢蕾有同样遭遇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。有人曾在PDD上购买凡客产品,结果发现并非正品,而真正的凡客旗舰店却在抖音上。这样的例子在网络上屡见不鲜,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只能通过退货来止损。
谢蕾在miniso事件中感叹,没想到连平价的miniso也会有仿品。她的闺蜜也曾购买到jellycat盗版,为此还投诉过。这类仿冒品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,还可能损害品牌形象。
在网络上,类似“宫方店”、“Jeiiycat旗舰店”等仿冒店铺并不少见,许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假冒商品。光明网曾报道,消费者在购买“安耐晒”防晒霜时,不能去“安耐晒防晒霜官网店”,而要去“安热沙官方旗舰店”。类似的情况在美妆品牌“CT官方旗舰店”也存在。
这些仿冒店铺和官方店的存在,让消费者在购买时难以辨别真伪。从2021年美国ColourPop公司澄清国内没有官方旗舰店,到2023年小米旗下ZMI品牌团队发布声明,李鬼旗舰店的问题日益突出。
这些仿冒店铺如何通过审核?一方面,它们利用商标信息差,另一方面,通过声称是国内品牌直营,产品国内生产等方式打擦边球。此外,还有“搬店软件一键搬家”等非法手段。
2022年,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了两家开发销售搬店软件的企业,罚款140万元人民币。陶瓷行业也成为李鬼旗舰店的重灾区,去年双11前夕,简一、QD、道格拉斯等品牌纷纷发布声明,打击假冒伪劣产品。
除了旗舰店被盗版,李鬼还悄悄侵入鉴定平台。在球鞋圈、潮牌圈,消费者常常通过“得物App”等平台鉴定商品真伪。然而,一些“李鬼”平台却利用虚假鉴定证书欺骗消费者。
今年7月,打假人王海发文称,李佳琦和疯狂小杨哥用假鉴定证书卖假和田玉,引发舆论关注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,需要更加警惕,避免上当受骗。
为何李鬼屡打不断?一方面,代办机构提供旗舰店代办服务,另一方面,代办营业执照的机构也层出不穷。这些机构为李鬼店铺的滋生提供了土壤。
李鬼旗舰店与李鬼鉴定APP联手欺骗消费者,代办机构骗旗舰店,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“斗兽棋骗局”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,需要提高警惕,避免陷入陷阱。
2024年,我们不能只靠李逵痛打李鬼,还要探究李鬼为何会冒充、靠什么重生99次,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。